刀笔张汤

关于张汤,我最先是小时候在一本《中国古代神童故事》之类的书里接触到的,里面记载的是“张汤审老鼠”的故事。这则故事史记里也有记载。说是张汤小的时候一个人看家,结果老鼠把他家的肉给偷了。他父亲回来后,很生气,打了张汤一顿。张汤自己也觉得不平,于是挖开老鼠洞,找到了偷肉的老鼠和剩下的肉,用上了审犯人的那一套:“劾鼠掠治,传爰书,讯鞫论报,并取鼠与肉,具狱磔堂下。”不仅走了所有书面形式,行动上最后对老鼠行磔刑,俨然老狱吏。

以前太小,不觉得什么,只是觉得既然收录到“神童”之列,必然就是神童:那么小,大人的事就会了。现在通篇看史记,觉出两点,一是张汤身为“刀笔吏”之才干幼年已毕现,少年老成,这种技能必日益精进;二是用人之法,度鼠之行,恐怕也就止于刀笔吏了。

这种凡事必细究的作风,恰逢皇帝喜好修文学,传古义,于是张汤大现神通,主持修订律法,亲自审理案件。首先自身必有修养。幼时都可以审老鼠而游刃有余,加上几十年的学习,自然不在话下。而后对于同僚,“为人多诈,舞智以御人”。一个小例子,当初为小吏,穷困,但结交了田甲、鱼翁叔之类的富豪。当他位列九卿时,“心内虽不合,然阳浮慕之”。对于皇上,趋意奉迎,“所治即上意所欲罪,予监史深祸者;即上意所欲释,与监史轻平者。所治即豪,必舞文巧诋;即下户羸弱,时口言,虽文致法,上财察。于是往往释汤所言”。

对于不同的事、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体系,而且在自己的体系里事情都能处理的很好。皇帝也看中了他这一点,于是用人不疑,用人之长,即使有人说张汤的不好之处。于是有下面一段精彩绝伦的对话。

狄山弹劾张汤:“汤之为诈忠。”
皇上生气了:“给你一个郡,你能保证没有盗贼吗?”
狄山说:“不能。”
皇上说:“那一个县呢?”
狄山说:“不能。”
皇上又说:“那一障呢?(比县还小的单位)”
狄山面上挂不住了:“能。”

于是皇帝把狄山派去了。一个月后,盗贼没治理好,狄山反被盗贼杀了。“自是以后,群臣震慑”。

不过也仅仅在执行律令这方面张汤作为刀笔吏的优势显现无疑。面对国家大事,则像他审老鼠那样,究于细节,工于心计,可能就不行了。汲黯就多次批评张汤,说:“公为正卿,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,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,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,二者无一焉。非苦就行,放析就功,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?公以此无种矣。”而且“黯时与汤论议,汤辩常在文深小苛,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:‘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,果然。必汤也,令天下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矣!’”汲黯是有大格局的人,所行大事处处受张汤“文深小苛”的桎梏,当然会骂人。

所以像张汤这种的“刀笔吏”,还是各居其位的好。

写在初雪之时

虚辞滥说